腮腺恶性肿瘤(malignanttumorofparotidgland)多来源于腮腺腺体或腺管上皮细胞,以黏液表皮样癌、恶性混合瘤、腺样囊性癌和腺癌常见,占80%~90%。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颇似良性肿瘤,可良性肿瘤仅根据其临床表现也难于确认其组织病理类型。而对于腮腺肿瘤,无论其是良性或是恶性,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均有发生瘤细胞种植的危险,因此宜早期给予手术治疗,将切除组织连同包膜一同送检活体组织检查。

症状体征

1.黏液表皮样癌绝大多数黏液表皮样癌为低度恶性,生长缓慢,质硬,表面光滑或结节状、活动,若肿瘤累及腺体以外组织则固定,并有疼痛、面瘫。2/3患者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,5年后1/3的患者有远处转移,15%发生面神经瘫痪。若诊断正确、治疗规范,其预后良好,其5年生存率可近于90%。10%患者则表现为高度恶性过程。低度恶性者复发率为15%,高度恶性者复发率为60%。

2.腺样囊性癌癌肿呈圆形或卵圆形,大小2~4cm,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。其生长缓慢,病程较长,但局部破坏性较强,常沿神经扩展是其特点,故早期即有疼痛和面瘫,甚至疼痛很长时间后方查到肿块,40%有血行转移,晚期常有肺、肝、骨及区域淋巴结转移。因其边界难以确定,致手术彻底切除困难,故术后甚易复发。

3.恶性混合瘤和混合瘤恶变多由良性混合瘤恶变而来,其生长缓慢,可长达数年甚至10余年,若在数月内肿物突然显著增大,质地变硬,并局部出现疼痛、麻木或面瘫时,应疑为恶变的可能。恶性混合瘤预后甚差,易向肺、骨、脑转移,且多在发生转移的1年内死亡。

4.腺癌常发生于腮腺,为不规则硬性肿块,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分界,易侵犯神经组织和血行转移到肺及骨质。本病预后较差,术后复发率高达67.2%,故术后应给予放射治疗,以减少复发,常见颈淋巴结转移(46.6%),故术中应同时作选择性颈淋巴廓清术。腮腺腺癌5年生存率为45%。

5.腺泡细胞癌(acinarcellcarcinoma)临床表现与混合瘤相似,生长缓慢,病程长,且无症状,约有1/3同时或先后发生于两侧腮腺。肿瘤质地较硬,表面不光滑。手术切除不彻底,常导致复发,一旦复发,再根治甚困难。患者多死于肿瘤局部蔓延或远处转移。5年生存率为80%左右。

6.鳞状细胞癌呈浸润性生长,晚期表面皮肤可发生溃烂,继发感染和出血,并累及面神经而面瘫。此类肿瘤约15%患者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。5年生存率为24%。

预防护理

腮腺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,应根据病变大小、病理类型、恶性程度来决定手术切除范围。

疾病诊断

1.腮腺淋巴结核和结节型Sjogren综合征。

2.颌下凹原发性肿瘤颌后凹出现肿块可极其酷似腮腺深叶肿瘤。典型症状有耳咽管受累的耳部症状如耳鸣、耳闷感以至听力障碍。下颌神经分布区的持续性疼痛或感觉异常。开口偏向患侧或开口困难。X线下颌支侧位平片常见乙状切迹变深,喙突受压变形;鼻颏位片见患侧上颌窦受压变小,喙突变形。CT或MRI检查会有助于诊断。

3.颈椎横突过长第1颈椎又称寰椎,其横突正位于乳突尖端至下颌角连线中点、下颌支后缘处。发育过长时可以触及。附着其上的肌筋膜常有炎症而酸疼不适。触诊硬而固定并行压痛。颇似腮腺深叶肿瘤,触诊突起及压痛均较局限。确诊办法可以用5号针头或针灸针对准痛点刺入,投照张口后前位X线平片,可见针尖正对准横突。同时作B超检查以除外腮腺内占位性病变。

4.嗜酸性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腮腺为好发部位,临床特点是95%以上为男性,青年或中年人。腮腺区有单发或多发结节,有消长史并伴局部或胫前部皮肤瘙痒。末梢血象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可高达/mm3以上,具诊断价值。本病一般对放射线敏感,小量照射即可治愈。

5.转移性肿瘤头皮、眉额、眼部及鼻咽部恶性肿瘤均可转移至腮腺内淋巴结。发生率虽然不高,但临床时有所见。锁骨以下脏器如肺、肝癌转移至此亦偶有所见并为首发灶。对腮腺下极深面肿块例行鼻咽部检查是必要的。

折叠

赞赏

长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殿疯不怎么白了
治白癜风的药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kbhcw.com/kjscyy/10333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